略過巡覽連結

「大禹治水 士水柔情」 水博士-丁澈士院長 榮獲大禹獎
更新日期: 2018/6/13   工學院
「大禹治水 士水柔情」 水博士-丁澈士院長 榮獲大禹獎

 6月6日為工程師節(水利節),亦是治水先師「大禹」的誕辰紀念日。1943年政府將「大禹」的誕辰6月6日訂為「工程師節」,也稱為「水利節」,來紀念這位第一位治水大功臣,也慰勞台灣許多工程人付出心力為水利建設勞心勞力。古代「大禹為治水」常三過家門而不入,在高屏地區則有一位為水廢寢忘食、為水過門不入的水利專家,他是本校土木工程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院長丁澈士,一生全力投入水利工程教育近40年,並致力研究日據時期所建造的二峰圳及力力溪水圳,讓這興建近百年的水利建設重獲重視,並帶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入伏流水工程,更於今年榮獲經濟部水利署頒發「全國水利傑出貢獻獎-大禹獎」表揚。
  丁澈士是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國際水利暨環境學院水利工程碩士、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水文地質碩士及博士,一生致力於水圳及水資源研究,不只因為自己的名字與水有關,從小他就跟著父親學寫書法,透過書法了解「要與水共生,就要更識水柔情」。
  1976年間,他在就學時期,聽上課老師說起灌溉設施-二峰圳的構造,對這項百年水利工程感到不可思議,於是多次探勘,甚至還透過管道找到當年設計二峰圳的日籍工程師鳥居信平的家人,從一條水圳,開啟了台日的水文化外交牽絆。
  二峰圳建設於1921年,當年的日籍工程師鳥居信平以地下堰堤的方式,收集河床下的伏流水,近百年來,即使進入枯水期,二峰圳依然源源不絕,每天仍有一定的出水量。在二峰圳之後,還有高屏溪也跟著正在進行的兩項伏流水工程;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,伏流水更是重要的一環。
  近年來屏東縣政府已將二峰圳及力力溪水圳列入水利文化資產保存;並同時大力推動「大潮州地下水人工補注湖計畫」,把洪水變成救命水,將河川的洪水導流入湖區,進行補注地下水,讓原本被視為猛獸的洪水資源化,其幕後重要推手就是本校丁澈士教授,經長期學術論証結果而使得中央及地方政府聯合推動之執行計畫,目前即將完成第一階段工程,並進入第二階段之評估階段。
  也許是一生研究水利資源,這位「水博士」更懂得「水道理」,他註解「竹密不妨流水過,山高豈礙白雲飛」,竹子再密都會為水留一空間,人要因為敬山順水而更謙卑。近年他還蒐集了兩千多首與水相關的詩詞,除了水利工程外,他還準備以書法一一展示古詩中的「水精神」。

【延伸閱讀】
人間福報:為水過門不入 丁澈士獲大禹獎
聯合新聞網:今天是工程師節 「水博士」丁澈士獲頒大禹獎